新闻详细
【山西教育信息化】“智慧校园”到底是个啥?
什么是智慧校园

百度百科给出了一个相对书面化的解释: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、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为目的,以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,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、智慧型、数据化、网络化、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和生活服务,并能对教育教学、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。
还提供了一个理解公式:智慧校园=1个数据中心+智慧校园基础设施+八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+智慧性资源。
而在朱永新的《走向学习中心——未来学校构想》里,他提出,智慧校园不仅仅是过去“数字校园”的升级版,更是一个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新型智能校园。
“学生进入校园就可以自动签到,离开校园也可以自动告知家人,身体不舒服可以随时求助。智能校园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脸识别、语音识别等各种智能感知设备和技术,使学校真正实现平安校园、信息化校园。”
有人概括了它的三个基本特点:
1、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,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;
2、能够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,实现互联和协作;
3、能够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,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。
应用场景包括了大屏幕的电子白板、随时联网的平板电脑、虚拟现实的VR设备,智能学习室等。“学生不再需要黑板、粉笔,也没有教科书,再也不需要背着几公斤重的书包,甚至不需要携带任何工具就可以开展学习,学习室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。教师作为学习的伙伴和助手,与学生随时进行现场或者网络的对话……”
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,高校相对领先,中小学则因多种原因稍微迟缓。
智慧校园发展情况
现状
不管是国家,还是省市各级管理部门,都先后发布过建设标准、试点通知,构建和树立出一批又一批示范单位。
我们梳理了一下重点政策发布的时间轴
1、国家层面
2010年
在信息化“十二五”规划中,浙江大学提出建设“智慧校园”。
2012年11月15日
教育部下发《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通知》。
2018年4月
教育部发布《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(试行)》。
2018年6月7日
国家标准《智慧校园总体框架》发布。
2021年2月3日
《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》公开,提到“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,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,普及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。”
2、陕西省
2016年9月16日
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开展“智慧校园”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。
2020年5月21日
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县(区)和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的通知。
2021年1月
2020年陕西省智慧教育示范县(区)和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及培育校拟定名单公示。
2021年2月10日
《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工作要点》公开,提出“加强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,创建‘智慧教育示范区’‘智慧校园示范校’,推进网络扶智、统计信息化、‘互联网+政务服务’工作,提升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水平,强化网络安全。”
3、西安市
2018年12月
西安市教育局发布了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,在全市启动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。
2019年12月
西安市公布首批中小学智慧校园名单。
2021年1月
西安市公布第二批中小学智慧校园名单。
存在问题
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、教育领域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学校都购买或研发了一些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。但大多为“按需、逐个、独立”的建设,另外由于独立进行数字校园建设,导致学校间的资源无法进行共享,最终形成了以“数据孤岛”、“应用孤岛”、“硬件孤岛”、“资源孤岛”组成的“孤岛架构”。(中国联通《5G+智慧校园白皮书》)
解决逻辑
从“重建设”到“重应用”,从“重物的建设”到“重人的感受”。对照省、市建设标准,结合本校现有技术部署的实际情况,以提升教学质量、效率、体验为目标,综合聚焦学生需求、教师需求、管理者需求,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、调整、链接、升级。
5G技术的成熟或成为智慧校园飞跃发展的契机,5G网络环境最大程度上克服传统网络在实现上述技术创新过程中速度、延迟、传输容量等的限制,为教育领域的变革提供更强大的动力。已经入局的,除了阿里、腾讯、华为之外,三大运营商也有活跃参与的痕迹。
同时,依托“大数据+人工智能”,对多维度、多来源、多类型的大规模教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,寻求数据背后的逻辑关系,规避小样本数据的推测或感性化的偏好选择,为教学方法改进、管理决策进步提供更加理性的数据辅助。